養老投資
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業年金、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
---|
近日,嘉實基金與國泰海通證券、上海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在上海聯合舉辦“ESG與企業價值創造調研活動”,聚焦企業ESG治理與長期價值創造主題,帶領多位來自公募基金、證券公司、ESG評級和研究機構的ESG專家,先后走訪上海九家代表性企業。活動通過實地交流與專題研討,深入了解企業ESG信息披露、治理情況,并探討企業如何平衡經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長期價值創造,為公募基金管理人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以及資本市場與企業良性互動提供了務實案例。
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完善,公募基金通過開展盡責管理參與上市公司治理,逐步成為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2024年11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質量為基礎,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推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質量。2024年滬深北交易所相繼出臺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并陸續發布配套的編制指南。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首次從部門規章層面規范可持續信息披露,明確提出上市公司按照證券交易所的規定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為促進公募基金管理人積極、規范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于2025年5月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規則》,明確了公募基金作為“積極股東”的責任與路徑,要求基金管理人積極行使表決權、規范信息披露、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在這些政策引領下,市場逐步重視專業投資機構在推動上市公司治理提升中的作用,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逐步將盡責管理作為可持續投資實踐的重點。
在此背景下,本次調研旨在為機構投資者、ESG評級機構等提供一個與企業進行ESG專項溝通和參與的平臺,以發揮各家機構的專業優勢,與企業進行針對性交流和研討,并對企業所面臨的ESG信息披露和治理相關挑戰和難題給出建議和反饋,推動企業ESG治理提升。本次調研對象以上海地方國有企業為主,但也兼顧了對民營企業的覆蓋,涵蓋了航運、醫藥、汽車、文娛等多個產業。
調研發現,被調研企業普遍建立起完善的可持續發展治理架構,如在董事會層面設立了可持續發展或ESG專門委員會,并在執行層面有專門工作組、或跨部門協調機制推動具體工作落地,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的頻率和規范性不斷提升,并開始探索通過股票回購、優化分紅、股權激勵等方式提升投資者信心,形成良性互動。
調研也發現,上海企業在ESG與市值管理方面呈現積極趨勢:治理結構逐步完善,信息披露更加規范,市值管理工具運用更加多元,投資者溝通渠道不斷拓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改善空間:部分企業ESG披露仍以定性描述為主,定量指標有待提升;短期業績壓力與長期價值創造之間的平衡尚待優化等。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政策層面的制度建設有望繼續強化,市值管理與ESG實踐將更加緊密結合。國企改革深化背景下,國有企業需在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通過健全董事會機制、完善激勵約束和增強資本市場溝通,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值管理,展現國資企業的責任與價值。整體而言,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可持續信息披露水平與可比性,加強專業團隊建設,推動常態化的ESG投資者溝通機制,以透明、可持續的發展戰略贏得市場信任。基金機構與證券機構也將繼續發揮“長期投資人”和“積極所有者”的作用,助力上市公司不斷提高治理質量,實現價值與回報的良性循環。
嘉實基金與與會方表示,將以本次調研為契機,持續關注并推動企業在ESG與價值創造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助力國企改革深化與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產品標的指數的歷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需謹慎。本文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實基金”)或嘉實基金的相關部門、雇員不對任何人使用本文件內容的行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嘉實基金在本文件中轉載的第三方信息、報告或資料,轉載內容僅代表該第三方觀點,并不代表嘉實基金的立場,嘉實基金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隱含的聲明或保證。
嘉實基金:踐行金融“五篇大文章”,共繪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嘉實基金攜手合作機構開展“ESG與企業價值創造”調研活動
2025-09-25 來源:嘉實基金
近日,嘉實基金與國泰海通證券、上海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在上海聯合舉辦“ESG與企業價值創造調研活動”,聚焦企業ESG治理與長期價值創造主題,帶領多位來自公募基金、證券公司、ESG評級和研究機構的ESG專家,先后走訪上海九家代表性企業。活動通過實地交流與專題研討,深入了解企業ESG信息披露、治理情況,并探討企業如何平衡經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長期價值創造,為公募基金管理人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以及資本市場與企業良性互動提供了務實案例。
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完善,公募基金通過開展盡責管理參與上市公司治理,逐步成為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2024年11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質量為基礎,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推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質量。2024年滬深北交易所相繼出臺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并陸續發布配套的編制指南。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首次從部門規章層面規范可持續信息披露,明確提出上市公司按照證券交易所的規定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為促進公募基金管理人積極、規范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于2025年5月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規則》,明確了公募基金作為“積極股東”的責任與路徑,要求基金管理人積極行使表決權、規范信息披露、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在這些政策引領下,市場逐步重視專業投資機構在推動上市公司治理提升中的作用,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逐步將盡責管理作為可持續投資實踐的重點。
在此背景下,本次調研旨在為機構投資者、ESG評級機構等提供一個與企業進行ESG專項溝通和參與的平臺,以發揮各家機構的專業優勢,與企業進行針對性交流和研討,并對企業所面臨的ESG信息披露和治理相關挑戰和難題給出建議和反饋,推動企業ESG治理提升。本次調研對象以上海地方國有企業為主,但也兼顧了對民營企業的覆蓋,涵蓋了航運、醫藥、汽車、文娛等多個產業。
調研發現,被調研企業普遍建立起完善的可持續發展治理架構,如在董事會層面設立了可持續發展或ESG專門委員會,并在執行層面有專門工作組、或跨部門協調機制推動具體工作落地,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的頻率和規范性不斷提升,并開始探索通過股票回購、優化分紅、股權激勵等方式提升投資者信心,形成良性互動。
調研也發現,上海企業在ESG與市值管理方面呈現積極趨勢:治理結構逐步完善,信息披露更加規范,市值管理工具運用更加多元,投資者溝通渠道不斷拓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改善空間:部分企業ESG披露仍以定性描述為主,定量指標有待提升;短期業績壓力與長期價值創造之間的平衡尚待優化等。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政策層面的制度建設有望繼續強化,市值管理與ESG實踐將更加緊密結合。國企改革深化背景下,國有企業需在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通過健全董事會機制、完善激勵約束和增強資本市場溝通,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值管理,展現國資企業的責任與價值。整體而言,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可持續信息披露水平與可比性,加強專業團隊建設,推動常態化的ESG投資者溝通機制,以透明、可持續的發展戰略贏得市場信任。基金機構與證券機構也將繼續發揮“長期投資人”和“積極所有者”的作用,助力上市公司不斷提高治理質量,實現價值與回報的良性循環。
嘉實基金與與會方表示,將以本次調研為契機,持續關注并推動企業在ESG與價值創造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助力國企改革深化與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產品標的指數的歷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需謹慎。本文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實基金”)或嘉實基金的相關部門、雇員不對任何人使用本文件內容的行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嘉實基金在本文件中轉載的第三方信息、報告或資料,轉載內容僅代表該第三方觀點,并不代表嘉實基金的立場,嘉實基金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隱含的聲明或保證。